期刊简介

《环球中医药》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2010年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以“打造科学性、思想性、可读性俱佳的中医学术期刊”为编辑方针,以国内外中医药专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及时关注我国中医药最新学术热点,积极推介中医药最新学术成果、致力于深化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 王永炎院士任名誉总编辑,张伯礼院士任总编辑。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理论探讨、临床经验、学术论坛、争鸣、海外中医、中医文化、名医心鉴、中医病案析评、综述、中医药热点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

出版部门: 《环球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17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52/R

邮发代号: 80-72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环球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环球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
  • 国际刊号:1674-1749
  • 国内刊号:11-5652/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环球中医药杂志介绍

《环球中医药》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2010年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以“打造科学性、思想性、可读性俱佳的中医学术期刊”为编辑方针,以国内外中医药专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及时关注我国中医药最新学术热点,积极推介中医药最新学术成果、致力于深化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 王永炎院士任名誉总编辑,张伯礼院士任总编辑。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理论探讨、临床经验、学术论坛、争鸣、海外中医、中医文化、名医心鉴、中医病案析评、综述、中医药热点等。

本刊栏目设置
述评、论著、理论探讨、综述、临床经验、学术论坛、中医病案析评、海外中医、争鸣、中医文化、名医心鉴。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环球中医药杂志投稿须知

环球中医药杂志社征稿要求

  1 全文发表或精简后全文发表 属于国内外首创者,国内新的较成熟的研究成果者,有新的或较以往深入的实践经验和见解者,可以全文发表。内容繁琐或有重复者可请作者精简后全文发表。

  2 修后再审 文章有学术亮点,但有学术瑕疵或写作不足,估计作者有能力进行修改者。如作者不准备修回,请尽快告知本刊编辑部。以免误会一稿多投。

  3 退稿 主要内容有不能弥补的政治性、学术性错误者,已有多次类似内容报道者,诊断不能肯定者,治疗方法不成熟者,立论不能成立者,内容一般、无学术价值者,质量不佳者,均可退稿。退稿请提出主要退稿理由和建设性意见,以帮助作者提高。审稿中发现抄袭、剽窃、套改、一稿两投者退稿。

  4 另投他刊 不符合杂志录稿方向的稿件会尽快提请作者转投他刊。


期刊引用
环球中医药杂志影响因子
环球中医药杂志发文量
环球中医药杂志总被引频次
环球中医药杂志往期文章
  • 中药有效成分影响宫颈癌 Hela 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目的:随着宫颈癌发病率的逐年上升,中药在治疗宫颈癌放化疗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中的作用逐渐被重视。大量研究发现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可以通过影响Bcl-2基因家族、Caspase蛋白酶家族、Fas/Fasl基因系统、某些相关基因的表达等方式来实现。文章从目前国内外研究比较热门的一些中药入手,综述这些中药的有效成分在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例如文中提到中药温莪术有效成分β-榄香烯是通过下调B......

    作者:史海敏;丁库克;张新 刊期: 2015- 01

  • 郭蓉娟教授“心身并调”在失眠治疗中的经验

    郭蓉娟教授从事临床工作近三十年,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擅于运用“形神一体”“心身并调”理论指导临床诊治疾病,并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郭蓉娟教授运用“心身并调”理论指导临床治疗失眠,是基于中医“形神一体”理论,主要体现在生理上形具神生、神为形主和病理上形变及神、神变及形。郭蓉娟教授临证问诊时,常常同时重视失眠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即兼顾患者心身症状;临床治疗失眠常常身心并调,包括注重......

    作者:董洪坦;孟宪慧;贺立娟;王嘉麟;邢佳;赵振武;史华伟;李令康;韩刚 刊期: 2015- 11

  •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因病机研究进展

    当代中医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总体病机达成基本共识:糖尿病病程日久,久病及肾,肾不耐邪,体用两伤,开阖失司,体内浊毒积聚,侵犯五脏六腑,致五脏六腑俱伤,气血阴阳俱损.在此基本病因病机的基础上,各医家根据临床心得,创新性地提出了不同的病因病机理论:邪伤肾络,肾之玄府闭塞,微型癥瘕形成,伏邪藏匿等,并且提出了不同的病机层次学说.当代医家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认识丰富,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

    作者:王青;赵学敏;赵林华 刊期: 2018- 08

  • 人参皂苷Rg3抗宫颈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临床使用的治疗方法均有副作用。随着医药学的发展,天然药物在宫颈癌疗效、治疗靶点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国内外实验研究以及流行病学调查均表明传统的滋补养生名贵中草药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g3在抗宫颈癌方面有有效的作用,也有研究发现其能使化疗增敏。为进一步系统的了解人参皂苷Rg3在治疗宫颈癌方面的作用,本文从促进宫颈癌细胞凋亡,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抑制宫......

    作者:邹萍;陈万瑛;张婷;陈道桢 刊期: 2014- 04

  • 电针治疗老年餐后低血压30例

    目的初步探讨电针治疗餐后低血压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老年病科住院老年卧床鼻饲患者60例,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电针组和假电针组,电针组患者电针双侧足三里、三阴交;假电针组患者安慰针针刺双侧足三里、三阴交非穴点.治疗2周,每天一次,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早餐后2小时内血压下降大值变化,24小时心率、血压变异性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电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性增高......

    作者:冯耀辉;施阳 刊期: 2018- 07

  • 中药外治皮肤病问题与展望

    中药外用治疗皮肤病尚存在疗效评定标准不规范、外用剂型少、费用相对高、气味难闻染衣着色以及容易出现皮肤过敏反应等不足之处.从中药外治皮肤病的科研设计、诊疗标准、制剂与现代科技结合以及控制过敏反应等方面作出作者的展望.......

    作者:孙占学;李元文;李曰庆 刊期: 2010- 02

  • 神经根型颈椎病压痛部位分布及其与神经节段的关系

    目的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压痛部位分布特征及其与神经节段的关系.方法本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80例(剔除3例),研究者以拇指逐次按压患者颈肩部进行压痛的体格检查,并参照主要颈肩压痛点记录压痛点.采用关联规则的研究方法作神经根节段与压痛部位作相关性分析.结果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主要发病的神经根为C6(53.04%)、C5(24.53%)、C7(18.87%).神经根节段与压痛部位的关联分析显示压痛部位集中......

    作者:于杰;朱立国;房敏;林定坤;李俊杰;洪毅;王平;高景华;王尚全;王乾;魏戌;甄朋超 刊期: 2011- 04

  • PDCA管理在无痛人流室中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对无痛人流室的管理效果。方法总结两年以来运用PDCA循环加强人流手术室环境、人员、术后随访的管理效果。结果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后,无痛人流室环境符合医院感染要求,各项登记、随访等记录规范,同时加强了护患沟通,使人流妇女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全方位保证了患者安全。结论通过PDCA循环法,可不断发现不同阶段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加以总结改进,每一次PDCA循环都解决了一些实......

    作者:李旭霞;赵新翠;高敬 刊期: 2013- z2

  • 健康教育模式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模式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可行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在护理前后均进行抑郁、焦虑、护理满意度及睡眠质量的评价,运用统计学分析原理得出结论。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前抑郁、焦虑、护理满意度及睡眠质量等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作者:王俊文 刊期: 2013- z2

  • 从胃风角度治疗糖尿病及其自主神经病变

    胃风是由于胃中空虚,空谷生风,或外风乘胃,或阴虚郁热生风而成,以多饮多食、消瘦、汗出异常、恶寒发热、头晕目眩、便秘、腹泻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其发病特点与糖尿病及其自主神经病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胃风是导致消渴糖尿病及其自主神经病变发生的中医病因病机之一,从胃风的角度治疗本病,有助于为糖尿病及自主神经病变中医中药的治疗,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刘飞祥;林子璇;樊巧玲;安晓飞;赵越 刊期: 2017-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