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环球中医药》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2010年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以“打造科学性、思想性、可读性俱佳的中医学术期刊”为编辑方针,以国内外中医药专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及时关注我国中医药最新学术热点,积极推介中医药最新学术成果、致力于深化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 王永炎院士任名誉总编辑,张伯礼院士任总编辑。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理论探讨、临床经验、学术论坛、争鸣、海外中医、中医文化、名医心鉴、中医病案析评、综述、中医药热点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

出版部门: 《环球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17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52/R

邮发代号: 80-72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环球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环球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
  • 国际刊号:1674-1749
  • 国内刊号:11-565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环球中医药杂志2012年第6期文章
  • 从血瘀辨治口干验案1则

    通过对临床上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成功治疗瘀血型口干一案的浅析,阐释了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中医药在治疗诸如口干此类功能性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从而指出在中医诊疗活动中辨证论治的重要性,启示中医工作者应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和体征,准确辨证,不拘泥于前人判断,才能大发挥中医药的优势,达到立竿见影之成效.......

    作者:张丽霞;陈大权 刊期: 2012- 06

  • 布鲁氏菌病426例临床证候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本研究总结了笔者收治布鲁氏菌病426例的发热、疼痛等临床特点,为以后的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观察积累了一定的资料.急性期辨证分为湿热内蕴型、湿浊痹阻型,采用清热解毒,利湿化浊,宣络通痹为主治疗.慢性期虚损型主要在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抑制过强的变态反应,治疗以扶正固本,益气养阴为主.痹证型治疗以祛风除湿,通经活络为主.同时结合利福平、多西环素等抗菌治疗.临床疗效和血清学变化均取得良......

    作者:高辉;张雪纯;祖拉古丽;邓江玲 刊期: 2012- 06

  • 补气活血治疗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术后截瘫验案1例

    一位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破裂患者,经手术、激素、西药对症治疗后疗效不满意,出现术后截瘫,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笔者辨证运用邓铁涛教授的大剂量补气活血方药治疗脊髓损伤的经验,给予中药、针灸推拿联合治疗.西医常规治疗联合中药、针灸推拿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指标明显改善.显示了中医中药疗法在修复术后脊髓神经损伤,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方面的确切优势.希望更好的学习、总结和继承邓铁涛学术思想,并在实际病例中运用邓老......

    作者:王士超;吴伟;刘芳;李荣;刘煜德;叶桃春;夏欣田;褚庆民 刊期: 2012- 06

  • 补土伏火法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240例

    目的观察补土伏火法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有效性.方法补土伏火法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对照组80例予维生素B2片10mg,每日3次;甲硝唑片0.2g口服,每日3次;锡类散以苇管吹患处,每日2~3次;0.2%洗必泰漱口液含漱,每日4次.治疗1组80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2组80例服中药.结果对照组有效率89%,治疗1组有效率98%,治疗2组有效率96%.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土伏火法......

    作者:刘俊岭;罗力赛;王玲玲;高社光;刘娜 刊期: 2012- 06

  • 运气学说指导临床之浅谈

    运气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临床的重要内容,但在理论学习和临床运用中时常因为种种原因而成为有名无实的传统理论学说.依据经典,结合临床,与单纯运用四诊对比,同时间医学相比较,运气学说仍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价值,仍有诸多学习的难点,仍有重新研究认识的必要.深入思考研究运气学说对于中医的发展及医学、生命科学的发展认识可能会有决定性的意义.......

    作者:杨煜钧;王春新 刊期: 2012- 06

  • 从病例谈方药用量策略

    用量策略是医生对病人、疾病及病情进行精确判断后,给出的用量对策,是处方用药的关键环节之一,可概括为因病施量、因症施量、因势施量、因人施量、因药施量、因剂型施量、因服药反应施量、因配伍施量几方面内容,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本文以具体病案为例,诠释了因病施量、因症施量、因势施量、因药施量、因配伍施量等方药用量策略内涵,以助于对用量策略的理解.......

    作者:刘文科;仝小林;王帅 刊期: 2012- 06

  • 经方常用药物在韩国韩医中用量分析

    本文通过对韩医713首处方的数据研究,探讨了经方常用50味药物(Top50)在韩医临床的用量情况,包括用药频次,药物大剂量、小剂量和平均剂量.结果表明:韩医用药频次位于前15味的药物与张仲景使用频次高15味药物有9味相同,与明代医生使用频次高前15位药物有14味相同.Top50在韩医临床的平均剂量范围有80%的药物在3g/日~6g/日之间;83%的药物小量不超过2g/日;85%药物的大量不超过30......

    作者:张林;安相佑;车雄硕;赵城焄;李丙旭;朴持炫;傅延龄 刊期: 2012- 06

  • 从金元四大家临床看方药用量的变化

    方药用量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重视,从历代名医著作中探寻其用方用药用量规律将是有效方法之一.金元四大家在他们各自的医学著作中散落着众多有关方药用量问题的论述,本文从季节、病位、脉象、症状、病因、正气等六个影响用药用量的方面对其规律进行了总结.......

    作者:宋延强;傅延龄 刊期: 2012-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