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环球中医药》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2010年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以“打造科学性、思想性、可读性俱佳的中医学术期刊”为编辑方针,以国内外中医药专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及时关注我国中医药最新学术热点,积极推介中医药最新学术成果、致力于深化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 王永炎院士任名誉总编辑,张伯礼院士任总编辑。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理论探讨、临床经验、学术论坛、争鸣、海外中医、中医文化、名医心鉴、中医病案析评、综述、中医药热点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

出版部门: 《环球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17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52/R

邮发代号: 80-72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环球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环球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
  • 国际刊号:1674-1749
  • 国内刊号:11-565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环球中医药杂志2014年第11期文章
  • 蓝萼香茶菜对脂多糖诱导大鼠发热模型的作用

    目的:研究蓝萼香茶菜醇提物及其树脂洗脱部位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100μg/kg)法建立大鼠发热模型,设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醇提物组和树脂洗脱组。记录灌胃给药后0.5、1、1.5、2、2.5、3、3.5、4、4.5、5、5.5、6、7、8小时大鼠的体温,绘制体温曲线,测定8小时肝组织髓过氧化酶活性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水......

    作者:褚纯隽;任慧玲;李显伦;严彪;徐乃玉;张健 刊期: 2014- 11

  • 极端气候变化对金黄地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极端气候天气变化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人工气候模拟系统模拟气温骤升、持续高温和高温高湿三种极端气候天气,分为气温骤升组(ZS)、持续高温组(CG)、高温高湿组(GWGS)并设置自然对照组(Z),在干预完成后的24小时和72小时取材。检测机体血清免疫标志物。结果(1)GWGS组在造模过程中仓鼠死亡率是36%,CG组的死亡率为0,ZS组的死亡率为0。造模过程中高温高湿条件易导致仓鼠的......

    作者:蔡月超;许筱颖;马淑然 刊期: 2014- 11

  • 不同中医证型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临床特点比较

    目的:探讨肝肾阴虚型与非肝肾阴虚型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optica,NMO)患者临床特点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NMO患者的中医证型及临床特点,并根据中医证型的不同将其分为肝肾阴虚组和非肝肾阴虚组。将两组性别比例、发病年龄、年复发率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肝肾阴虚组NMO患者49例,非肝肾阴虚组24例。肝肾阴虚组患者均兼夹痰热瘀,非肝肾阴虚组证型以气虚、气血亏虚、痰瘀为主。与非肝......

    作者:王苏;樊永平;张永超;万江龙 刊期: 2014- 11

  • 脑卒中高危人群和新发脑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中风先兆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脑卒中高危人群和新发脑卒中患者具备的卒中危险因素、卒中前病情变化临床症状的异同,探讨中风先兆的识别以及中医“治未病”的重要意义。方法对79例脑卒中高危人群的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分析,同时对143例新发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脑卒中高危组发生病情变化、新发脑卒中组发病前病情变化的临床症状运用频数进行描述,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卒中危险因素方面,两组病人均具......

    作者:马斌;高兴慧;谢颖桢;荣云娜;韦敏敏;姚新颖 刊期: 2014- 11

  • 板蓝根药用史考

    中国应用板蓝根的历史悠久,其经验和理论值得高度重视,应当深入发掘,认真分析整理,以便客观地认识和应用板蓝根。本文在考查本草文献的基础上,参考有关研究成果,对中国板蓝根的药用历史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板蓝根的药用与秦汉时期“蓝”的入药密切相关,板蓝根入药始于唐代《千金方》,“板蓝根”这一名称始见于宋代《太平圣惠方》卷二十的虎掌丸,金元明清时期板蓝根逐渐成为常用中药。在当代,明确规定了板蓝根......

    作者:唐璇 刊期: 2014- 11

  • 唐容川《血证论》咳血证治探析

    唐容川《血证论》言咳血有寒热虚实内外因,其证候类型包括实咳、虚咳、痰咳、气咳、骨蒸咳、痨虫咳等,其辨证明确,治法用药在前人诊治杂病的基础上,加入血证的考虑,贯彻其“和法为血证第一良法”的主张。又提出“实证断不可用补虚之方,而虚证则不废实证诸方,恐其留邪为患也。或虚中实证则攻补兼用,或十补一攻,在医者善治焉”。总结小柴胡汤为“达表和里,升降清浊之活剂”;犀角地黄汤“使君相二火,不凑集于胃,则胃自清而......

    作者:王蜀嘉;刘群;刘玥芸;陈家旭 刊期: 2014- 11

  • 从经筋角度探讨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发病机制

    本文分别从中医及现代医学角度分析了经筋在心脏神经官能症发病机制中所起的作用。中医认为经筋是经络系统的组成部分,其正常功能状态为“肌肉解利”,一旦出现“聚结”、“筋挛”等病理改变就会影响经脉的畅通,进而影响到和经脉相关的脏腑功能,使之失常,当影响到心脏的功能时就会发生“筋性类冠心病”,即是心脏神经官能症;现代医学认为人体软组织损伤会通过物理的组织卡压和化学的炎性物质刺激周围的组织,一旦支配心脏的自主......

    作者:谢占清;李晓磊;王玉双 刊期: 2014- 11

  • 五脏同调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浅议

    基于中医学“整体观”和“五脏藏神”的理论,强调从五脏论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以“五脏同调、侧重不同”为治疗原则,随证选方用药。遣方用药兼顾五脏,选用擅入肝心脾肺肾的效药,辅以清热、化痰、泻火、活血、潜镇,侧重补肾者不忽视调肝与和胃,侧重清心者兼顾疏肝与健脾,侧重凉肝者不忘清肺与清心,侧重清肺者勿忘凉肝与清心;肝不藏魂,侧重调肝;心神不宁,侧重调心;脾不舍意,侧重健脾;肾不主志,侧重补肾;肺不舍魄,侧......

    作者:董超;赵进喜;乔会秀 刊期: 2014- 11

  • 从三阴交穴经穴效应循经特异性探讨经穴与脏腑的联系

    本文通过三阴交穴对心、肝、脾、肾、胞宫调治作用的分析,探讨三阴交穴的经穴效应循经特异性及经穴与脏腑的联系。梳理与三阴交穴直接相连的肝、脾、肾三条经脉的循行路线,分析三阴交穴与心、胞宫间接相连的途径,归纳心、肝、脾、肾、胞宫的生理功能,结合具体病症,探讨三阴交穴对心、肝、脾、肾、胞宫的调治作用。认为刺灸三阴交穴可以调治心、肝、脾、肾、女子胞的功能,从而对疾病产生治疗作用。三阴交穴可对与其直接或间接相......

    作者:张鹏;林驰;王培;赵珉一;胡妮娟;郝杰;胡尚卿;吴桂雯;朱江 刊期: 2014- 11

  • 贾英杰教授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经验浅探

    化疗是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而其导致的骨髓抑制却严重影响化疗的正常进行,降低临床疗效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寻找治疗由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小的防治方法成为肿瘤治疗临床研究的热点。本文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典型案例3方面总结分析贾英杰教授治疗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经验,以期为有效地减轻化疗毒副反应,促进骨髓抑制的恢复,巩固化疗效果提供一条可行之路。......

    作者:陈颖 刊期: 2014-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