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环球中医药》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2010年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以“打造科学性、思想性、可读性俱佳的中医学术期刊”为编辑方针,以国内外中医药专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及时关注我国中医药最新学术热点,积极推介中医药最新学术成果、致力于深化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 王永炎院士任名誉总编辑,张伯礼院士任总编辑。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理论探讨、临床经验、学术论坛、争鸣、海外中医、中医文化、名医心鉴、中医病案析评、综述、中医药热点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

出版部门: 《环球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17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52/R

邮发代号: 80-72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环球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环球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
  • 国际刊号:1674-1749
  • 国内刊号:11-565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环球中医药杂志2015年第2期文章
  • 从阴阳五行理论认识中医“胰”的实质

    目前中医学对胰的归属有多种不同见解,不利于对胰疾病的正确认识,本文通过巾医学理论基础的本源阴阳五行理论,从传统中医对胰的认识和现代中医对胰的认识角度出发,对胰的归属进行了阐释和论证,以尊重古人建立的藏象思维结构为基础,不为了标新立异去重建和否定古代先贤建立的思维模式,而是不断地深化古人对这种结构下各脏腑的功能特性认识,结合现代中医学者对胰的一些认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更好的为临床服务......

    作者:戎志斌;罗安明 刊期: 2015- 02

  • “阳道实,阴道虚”理论与消化性溃疡

    “阳道实,阴道虚”出自《内经》,历代医家对其有不同的见解,对其的理解延伸到阳明与太阴,阳腑之病与阴腑之病,胃病与脾病;并认为:阳明多实,太阴多虚;阳腑多为实证,阴腑多为虚证;胃病多实,脾病多虚.作者结合这一理论将对消化性溃疡的认识进行了临床发挥和延伸.消化性溃疡主要分为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本文根据溃疡部位(上下)、溃疡症状(疼痛部位、疼痛规律、舌诊规律)、医家经验评析及作者自身经验分析两者的不同......

    作者:孙静晶;赵晓丹;廉艳红;王伟珍;赵兵;周斌 刊期: 2015- 02

  • 兼夹体质的特性与研究路向

    兼夹体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体质现象,是指同一机体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体质特征的体质状态.基于对兼夹体质的认识,提出兼夹体质存在四个特性,即客观性、复杂性、倾向性和动态性;同时,探讨了兼夹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及对兼夹体质目前的研究进行了思考,以期为日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金沢生花;周开林;郑燕飞;焦招柱;杨菲;王琦 刊期: 2015- 02

  • 脑梗死(中风)中医“肝肾阴虚,脑络瘀滞”病机理论探析

    脑梗死属中医“中风”范畴,总结历代医家学者对中风的病机认识,结合中医络病理论,提出“肝肾阴虚,脑络瘀滞”是脑梗死的基本病机.认为病位在脑,其与肝肾关系密切;病机中“肝肾阴虚”与“脑络瘀滞”并重,脑络瘀滞为病机关键,贯穿始终.肝肾阴虚为致病之本;脑络瘀滞外延气滞、痰、虚、火、瘀等皆致脑络瘀滞而发病,是致病之标.立足病机,提出“滋补肝肾化瘀通络”之法.......

    作者:吕晶 刊期: 2015- 02

  • 基于中医古籍研究的“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源流及其内涵探讨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历经千年发展,理论体系日臻完善,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本文以梳理“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发展源流,探讨其理论内涵为目的,采用传统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对相关古籍进行系统整理与分析,得出“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以《黄帝内经》的“脏腑相合”为源头,经秦汉、晋隋唐、宋金元和明清等各个时期医家的不断阐发和应用,其理论内涵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所表达的基本内涵——肺与大......

    作者:莫芳芳;马师雷;李鸿涛;赵丹丹;王柳青;倪金霞;田甜;林燕;高思华 刊期: 2015- 02

  • 从痰辨证施治顽固性胃食管反流病体会

    本文通过病案阐述了顽固性胃食管反流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其病机多为脾胃虚弱,痰气交阻,胃气上逆.临床应根据具体情况辨痰在咽喉、胸膈、食管、胃或大肠等,如表现为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痰在食管;表现为胃胀、胃痛、纳差、恶心、反酸、反食等,痰在胃部;表现为胸闷憋气,胸胁胀满,痰在胸胁;表现为胸闷,咳喘,不能平卧,痰在胸膈;肠间沥沥有声,大便秘结或大便稀溏,黏滞不爽,痰在大小肠.治疗时宜健脾化痰,和胃降逆.......

    作者:刘汶 刊期: 2015- 02

  • 综合治疗,突出中医临床优势;谨守病机,内治外治各有所宜

    中医外治法以及针灸、按摩、气功等多种非药物疗法,各有其特色优势与适应症.中医综合治疗,多种疗法相结合,可以提高临床疗效.临床上,选用何种疗法?关键在于正确把握病机,以充分发挥特色治疗优势.引进现代研究方法,进一步论证中医多种特色疗法疗效并揭示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永华;姜良铎;贾海忠;赵进喜;姜苗;刘宁;朱立;吴双;贾冕 刊期: 2015- 02

  • 美国对中医药监管现状研究

    自20世纪70年代,中医药在美国受到了民众欢迎.中药产品却由于安全问题难以广泛发展.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自1994年颁布了《膳食补充剂健康教育法》将中药产品纳入了食品补充剂的管理,近年来,根据膳食补充剂行业的新动态,陆续颁布了大量关于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指南:《新膳食补充剂申报规定及相关问题》、《现行良好制造规范要求(cGMP)》等为......

    作者:苏芮;孙鹏;陈岩;范吉平 刊期: 2015- 02

  • 浅析针灸穴名英译中的文化缺省

    文化缺省指作者对意向读者在交际过程中对共有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其英译对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穴名译法(即拼音附加国际代码)即“零翻译”有一定指导意义.针灸穴名涵盖儒释道及医理百象,其WHO译法属文化缺省现象.本文列举部分国内外针灸穴名英译出版物,分别归纳国内和国外针灸穴名中文化缺省英译现状并指出针灸穴名在WHO译法基础上需采用“辩类施译”,即适当......

    作者:张金金;张斌;王伊梅 刊期: 2015-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