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环球中医药》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2010年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以“打造科学性、思想性、可读性俱佳的中医学术期刊”为编辑方针,以国内外中医药专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及时关注我国中医药最新学术热点,积极推介中医药最新学术成果、致力于深化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 王永炎院士任名誉总编辑,张伯礼院士任总编辑。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理论探讨、临床经验、学术论坛、争鸣、海外中医、中医文化、名医心鉴、中医病案析评、综述、中医药热点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
出版部门: 《环球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17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52/R
邮发代号: 80-72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环球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
- 国际刊号:1674-1749
- 国内刊号:11-5652/R
- 出版周期:月刊
-
环球中医药杂志第二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
作者: 刊期: 2016- 03
-
《环球中医药》杂志应用在线采编系统收稿
......
作者: 刊期: 2016- 03
-
语用顺应论观照下的中医典籍翻译探讨-以《黄帝内经》英译本为例
以《黄帝内经》为例在语用顺应论观照下对中医典籍翻译进行尝试性阐释。从语音顺应、词汇顺应、句子顺应、修辞顺应以及语境顺应等层面对《黄帝内经》5个译本进行鉴别比较,提炼出中医典籍翻译的顺应性策略,提出在翻译活动中译者的行为和思维必须顺应翻译过程中不断动态形成的语言结构环境、认知语境和关怀目的与读者的认知心理以便实现中医典籍翻译的意义与文化传递之双重任务。......
作者:肖春艳 刊期: 2016- 03
-
《黄帝内经》心系疾病语篇译法的翻译比较初探
《黄帝内经》为中医典籍的经典之作,书中有关心系疾病语篇的论述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李照国教授和伊尔扎·威斯女士两人的《内经》英译本为蓝本,进行翻译的比较研究,初步探讨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教授的衔接理论中“词项衔接”法在心系疾病语篇翻译中的应用,以期开辟中医药翻译领域中典籍语篇译法的新视角。......
作者:江楠;吴伟 刊期: 2016- 03
-
方剂配伍思路探讨
方剂配伍是方剂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配伍理论也是方剂学理论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方剂配伍理论的认识尚未统一,其概念不明确,理论内涵不明晰,缺乏系统性。因此,针对目前方剂配伍思路与方法的认识尚存在着交叉重叠的问题,课题组通过对历代医籍系统梳理,提出了方剂配伍理论之框架,包括配伍思路、配伍方法。方剂配伍思路是指临床针对病情进行遣药组方的构思过程;配伍方法是指实现已构建的遣药组方思路所采取的手段与方式......
作者:贾波;于海艳;刘兴隆;陈西平;沈涛 刊期: 2016- 03
-
刍议方剂配伍的概念及其框架
配伍,即针对中医病机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有目的地组合应用。寒热并用、升降相因、散收并用、刚柔相济、补泻并用、润燥并用,构成了方剂配伍概念的框架,清晰、直观、系统地展现了方剂配伍的概念。......
作者:陈西平;于海艳;贾波;沈涛 刊期: 2016- 03
-
从中药学教材沿革看中药理论框架发展概况
中药理论框架包括药性理论、配伍理论、采制理论、分类理论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不同历史时期的中药学教材编写均紧扣当时的理论框架。以建国后历版教材中各理论相关概念、术语的记载情况,及其增加、删减情况为研究对象,整理中药各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框架理论体系逐渐发展,并趋于完善、科学、合理,但仍存在不足,提出毒性不宜作为性能理论内容,修改单行概念两点建议,以期建立更加完善的中药理论框架体系。......
作者:蒋淼;张廷模;陈勇;杨敏;闵志强;黄巍;沈涛 刊期: 2016- 03
-
古代医书中“剂量”含义词语演变略考
“剂”的本意是动词,表示剪齐的意思,“量”的本意是称量、测量、度量,而在中医学文献中,开始用来表示“剂量”之意的词是“分量”,通过对历代医书中“剂”“量”“剂量”的来源及其历史分布,运用训诂学对相关词义的解释,考证古代医书中表“剂量”含义词语的演变过程,可以清楚看到,“剂”在医书中多用来表示方剂之意,和数量词合用则表示一付药或一贴药,并且从东晋开始直到后世,一直沿用这两种意义;“量”在古代医书中多......
作者:叶品良;卢振方;王燕平;陈欢;沈涛 刊期: 2016- 03
-
方剂功效认定原则探索
方剂功效来源于方中诸药的功效,但是,方剂功效又不等同于方中诸药功效的简单叠加。纵观中医历代医学著作,方剂的功效表述明显滞后于方剂的主治,在大量的古方中仅记载了方剂的方名、药物、主治及服用方法,未明确记载方剂的功效,即便有功效描述也常常夹杂在主治或方论之中。探索方剂功效认定的基本原则可以对古代大量无功效记载方剂进行功效补充,为古方功效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撑,并引导古方研究进入更深层次,促使其临床转化......
作者:文跃强;刘兴隆;贾波;沈涛 刊期: 2016- 03
动态资讯
- 1 基于《本经》《别录》之《伤寒论》18、43条新解
- 2 TCT 检测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 3 中药生产与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4 三金二石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治疗肾结石经验
- 5 刘喜明教授辨治代谢综合征思路及经验
- 6 基于中医证候学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评估方法的探索
- 7 张玉珍教授治疗绝经前后诸症之经验
- 8 脏腑辨证在中医辨证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 9 健脾解毒法治疗大肠癌理论初探
- 10 李海松教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药对浅析
- 11 段行武教授“辨病论治”寻常型银屑病用药特点分析
- 12 竹叶石膏加味方治疗儿童急性期病毒性心肌炎32例
- 13 中医诊断病案分析双语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 14 仝小林教授运用大柴胡汤治疗代谢性疾病验案解析
- 15 中药对肿瘤细胞周期影响的研究进展
- 16 AMI患者介入治疗前后IL-1、IL-6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 17 中药单体抗肝纤维化作用研究进展
- 18 中医医院国际医疗与护理服务特点浅析
- 19 从病理致病因素论治胃痛的思路与方法
- 20 “三因制宜”论治男科病理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