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环球中医药》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2010年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以“打造科学性、思想性、可读性俱佳的中医学术期刊”为编辑方针,以国内外中医药专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及时关注我国中医药最新学术热点,积极推介中医药最新学术成果、致力于深化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 王永炎院士任名誉总编辑,张伯礼院士任总编辑。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理论探讨、临床经验、学术论坛、争鸣、海外中医、中医文化、名医心鉴、中医病案析评、综述、中医药热点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
出版部门: 《环球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17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52/R
邮发代号: 80-72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环球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
- 国际刊号:1674-1749
- 国内刊号:11-5652/R
- 出版周期:月刊
-
他莫昔芬治疗乳腺癌的不良反应之中医辨治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内分泌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然其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规范化治疗的完成率。中医药在改善他莫昔芬不良反应上有独特优势。笔者在总结导师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与理论知识,认识到该病的辨证特点为肾虚、肝郁、心肾不交,治疗上应从肾、肝、心三脏入手,采取补肾、疏肝、宁心、协理阴阳的治则治法,拟“疏肝宁心调阴阳方”用于临床实践,临证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陈绪;刘婕;卞卫和;姚昶 刊期: 2016- 04
-
北京市门头沟区975例中医体质辨识的调查分析
目的:对北京市门头沟区中医院治未病科接诊服务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调查,了解门头沟地区人群中医体质状况。方法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采用调查问卷方法实施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平和质占23.7%,偏颇体质占76.3%。偏颇体质中,气虚质人数比例多(16.7%),其次依次为阳虚质(14.0%)、痰湿质(10.6%)、湿热质(9.6%)、阴虚质(9.1%)、瘀血质(6.9%)、气郁质(6.7......
作者:梁頔;孙斐 刊期: 2016- 04
-
浅论张仲景手足辨证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到手足的多达50余处,手足乃阴经与阳经交接之处,为诸阳之本,为脾所主。探究手足辨证规律对深刻理解仲景思想,提高临床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对“手足温、手足厥冷、手足濈然汗出、手足不仁”进行归纳辨析,以找出手足辨证规律,发现手足异常多以脾胃功能异常为主,总病机为阴阳气不相顺接。......
作者:刘倩倩;钟相根 刊期: 2016- 04
-
宋代含药食方临床应用情况的分析与探讨
为整理宋代含药食方,分析其临床应用特点,本文选取《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食治”专卷中所载食方,采取共时分析及古今观照的研究方法,统计并分析宋代“食治”方的膳食类型、用药情况和应用范围。经统计,两书625首食方中235首含药(37.60%);含药食方以米面食品、菜肴和羹为主要膳食类型,粥尤多;含药食方去除重复后共用药81味,以植物药为主(72.84%);含药食方除1首用于产后调理外,均为治病而......
作者:范宁;奚茜;林殷 刊期: 2016- 04
-
中医诊疗仪器的发展与思考
本文介绍现有中医诊疗仪器研究、应用现状,提出中医诊疗仪器的发展建议:首先应该重视应用于临床,可应用的领域包括健康体检、健康辨识、疗效评价、辅助辨证、疗效预测以及辨病应用。其次应重视相关标准的制定,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带动企业协同共进。中医诊疗仪器相关标准的建立,是加快中医仪器设备生产企业发展亟待解决的任务,同时也对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促进中医药国际交流与产品流通具有深远......
作者:朱琳;陆小左 刊期: 2016- 04
-
肝失疏泄与糖尿病的相关性探讨
肝主疏泄是古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总结而得出的理论,对于临床治疗疾病有指导作用,尤其是在指导认识和治疗糖尿病方面,颇为重要。肝主疏泄之情志调节、脾胃运化、津血运行与糖尿病有密切关系,糖尿病的基本病机可以高度概括为肝失疏泄。近年来,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发现,用疏肝、清肝、养肝之法治疗糖尿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分析此三种治法的实质是调肝,调理肝的疏泄功能才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大法。......
作者:何雷;唐雪梅 刊期: 2016- 04
-
浅析“退黄以大黄为专功”
明代医家吴又可指出“黄因小便不利……是以大黄为专功,山栀次之,茵陈又其次也。”后世医家总结为“退黄以大黄为专功”思想。本文通过阐述黄疸病因病机,结合大黄泻下通腑、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功效,简要剖析大黄退黄之机理,以利于指导临床应用大黄治疗黄疸病证。......
作者:张芳;孙丽霞 刊期: 2016- 04
-
张元素“养正积自除”的内涵及其临床应用
“养正积自除”为易水老人张元素的学术思想之一,张元素依法立方,创制了枳术丸。“养正”主要指通过补益脾胃来增强人体正气;“积”应当包括如积聚、便秘等脾胃系病证。养正除积的同时注意辨证论治,消补结合。张元素弟子李东垣在“养正积自除”的基础上,独重脾胃虚损,以“养胃气为本”的治疗思想为指导,创立了脾胃论,也使“养正积自除”这一思想在临床上广为应用。......
作者:陈靓;陈东梅;任北大;王泷;郭彦麟;张保春 刊期: 2016- 04
-
刘景源教授应用经方辨治失眠经验述要
失眠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古籍记载为“不寐”“不得卧”“目不瞑”。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多为3周以上)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可见入睡困难、多梦易惊、醒后再难入睡,甚至彻夜不眠等睡眠障碍。顽固性失眠临床多反复不愈,迁延日久,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刘景源教授辨治不寐,临证常分营卫不和、心肾不交、肝郁气滞、痰浊扰心四型,刘师根据病证合理选方用药,临床常获良效。文章归纳总结了刘师论治不寐的临床经验,......
作者:潘超;郑丰杰 刊期: 2016- 04
-
魏玮教授治疗脾胃病常用药对浅析
药对是中医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药物的配伍形式,具有组成结构简单、配伍取效特点明确的优势,有着内在的组合变化规律与丰富的科学内涵,体现了中医遣方用药的特色优势。魏玮教授临证近三十载,继承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在疾病论治方面“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的学术思想,在脾胃病的诊治方面学验颇丰,治病用药以培固脾胃阴阳正气为基础,着眼整体,注重调畅气机,顾全润燥,气血并调等,擅用经方化......
作者:宋熠林;苏晓兰;郭宇;李依洁 刊期: 2016- 04
动态资讯
- 1 自拟除湿通痹方治疗寒湿痹阻证膝骨关节炎45例
- 2 基于中医古籍探讨化脓性骨髓炎的病因
- 3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研究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思考
- 4 海藻甘草反药组合宜忌条件的实验研究回顾与评析
- 5 宋代官办药局的设立及功能评价
- 6 基于《本经》《别录》之《伤寒论》18、43条新解
- 7 电针对大鼠脊髓中抑制性生长因子的影响
- 8 中医辨证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59例
- 9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单独应用与配合使用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疗效比较
- 10 探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近远期疗效
- 11 补土伏火法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240例
- 12 低频声波对30例健康人阳陵泉穴微循环、温度及经皮氧分压的影响研究
- 13 活血祛瘀法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便血验案一则
- 14 大黄治疗积证
- 15 绵阳麦冬1H-NMR主成分分析暨质量控制研究
- 16 改进颈外 CVC 置管部位消毒固定方法的应用研究
- 17 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非表里同治
- 18 本刊对来稿中缩略语的有关要求
- 19 赵瑞华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证思路
- 20 补肾活血颗粒治疗帕金森病抑郁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