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环球中医药》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2010年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以“打造科学性、思想性、可读性俱佳的中医学术期刊”为编辑方针,以国内外中医药专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及时关注我国中医药最新学术热点,积极推介中医药最新学术成果、致力于深化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 王永炎院士任名誉总编辑,张伯礼院士任总编辑。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理论探讨、临床经验、学术论坛、争鸣、海外中医、中医文化、名医心鉴、中医病案析评、综述、中医药热点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

出版部门: 《环球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17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52/R

邮发代号: 80-726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2008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环球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环球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
  • 国际刊号:1674-1749
  • 国内刊号:11-5652/R
  • 出版周期: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环球中医药杂志介绍

《环球中医药》杂志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2010年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以“打造科学性、思想性、可读性俱佳的中医学术期刊”为编辑方针,以国内外中医药专业人员为主要读者。及时关注我国中医药最新学术热点,积极推介中医药最新学术成果、致力于深化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 王永炎院士任名誉总编辑,张伯礼院士任总编辑。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理论探讨、临床经验、学术论坛、争鸣、海外中医、中医文化、名医心鉴、中医病案析评、综述、中医药热点等。

本刊栏目设置
述评、论著、理论探讨、综述、临床经验、学术论坛、中医病案析评、海外中医、争鸣、中医文化、名医心鉴。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环球中医药杂志投稿须知

环球中医药杂志社征稿要求

  1 全文发表或精简后全文发表 属于国内外首创者,国内新的较成熟的研究成果者,有新的或较以往深入的实践经验和见解者,可以全文发表。内容繁琐或有重复者可请作者精简后全文发表。

  2 修后再审 文章有学术亮点,但有学术瑕疵或写作不足,估计作者有能力进行修改者。如作者不准备修回,请尽快告知本刊编辑部。以免误会一稿多投。

  3 退稿 主要内容有不能弥补的政治性、学术性错误者,已有多次类似内容报道者,诊断不能肯定者,治疗方法不成熟者,立论不能成立者,内容一般、无学术价值者,质量不佳者,均可退稿。退稿请提出主要退稿理由和建设性意见,以帮助作者提高。审稿中发现抄袭、剽窃、套改、一稿两投者退稿。

  4 另投他刊 不符合杂志录稿方向的稿件会尽快提请作者转投他刊。


期刊引用
环球中医药杂志影响因子
环球中医药杂志发文量
环球中医药杂志总被引频次
环球中医药杂志往期文章
  • 高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引起高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南楼CCU病房40例使用机械通气时间≥48h患者的相关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的2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的2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体位护理干预、口腔护理干预、护理......

    作者:姜玉慧 刊期: 2013- z1

  • 许铣教授治疗湿疹经验

    许铣教授是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皮肤病专业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近60年,对各种皮肤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湿疹这一皮科门诊常见病,许老在强调西医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同时,从中医宏观及西医微观病理学两方面进行综合辨证,以清热祛湿化瘀为湿疹的基本治疗法则,并自拟龙芩除湿汤为基本方化裁。在临床治疗上,中西医并重,既强调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性,同时综合考虑皮损的多......

    作者:杨佼;丁旭;吴小红;崔炳南;宋坪 刊期: 2015- 01

  • 关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经验浅谈

    本文从辨证、施治、用药这三个方面介绍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的临床诊疗经验,主张将功血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与现代医学生理病理认识相结合,认为功血的本质为脾肾虚衰导致子宫内膜生长不良,或兼热,或夹瘀;治疗以补肾益气健脾、调固冲任为法,用药则以保元汤中党参、黄芪、白术、甘草为基础,不用一味止血药而血自止,并认为这些药有非特异性的促细胞生长作用,可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在治疗中,顺应胞宫藏泻,调整......

    作者:陈丽名;王倩;倪胜楼;傅延龄 刊期: 2015- 02

  • 150例艾灸穴位联合耳穴贴压减轻肛肠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

    中医学认为,在特定的穴位上,可以通过艾炙疗法,并结合在耳穴上进行贴压治疗,就能改善身体的气血流动,让经络得以疏通。这种治疗方法,可以让肛肠术后患者减轻痛苦。本研究选取150例肛肠术后患者,将他们随即平均分成两个组,实验组的一方用艾炙加耳穴贴压的方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按照服用止痛药的方法进行治疗。后的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病人在止痛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

    作者:王亚玲 刊期: 2013- z1

  • 针灸延缓衰老的机制研究进展

    近十年来针灸延缓衰老的机制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从抗自由基损伤,调节细胞周期和凋亡,减轻DNA损伤,调节免疫功能,调节中枢神经递质,调节内分泌,调控衰老相关基因和衰老相关信号通路等方面对针灸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针灸延缓衰老提供思路和研究证据,促进针灸疗法在延缓衰老中的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作者:王冬琴;赵琛;崔云华;吴焕淦;马晓芃 刊期: 2012- 01

  • 不同产地山药中总多糖及尿囊素的含量分析

    目的:对比河南产地和河北产地山药的品质,寻找优良品种。方法总多糖含量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尿囊素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资生堂SPOLAR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2:98),流速:0.5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24nm。结果总多糖含量(%)河南产地山药中为(14.65±1.43)%,河北产地山药中为(7.78±2.83)%,二者......

    作者:闫沛沛;杨文华;曹俊岭;李朝峰;戚姝娅;赵华叶;樊冬鹤;张玉君;张梦捷 刊期: 2016- 03

  • 基于HPLC技术分析白芍根茎与主根部分的主成分含量差异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亳芍不同的样品处理方法下主根和根茎部分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C18柱(phenomenex公司,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25:75);检测波长为230nm;柱温:30℃;流速为1.0mL/min。结果经过煮制后的白芍去皮主根或根茎所含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总含量低于未煮制;白芍的主根和根茎部分去皮后芍药苷和......

    作者:郑金凤;王景红;宗志勇;路广义 刊期: 2016- 08

  • 王孟英承先贤,集大成;《温热经纬》采各家,融寒温

    王孟英是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温热经纬》作为温病学名著,系统论述温病包括温热类和湿热类温病,在继承《内经》《伤寒论》基础上,全面总结了叶天士、薛生白等诸多温病大家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集诸家之大成,并结合自身临床实践加以创新,融合寒温理法于一炉,切合临床实用.全面学习、深刻领会王孟英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理念,不仅有利于理解温病学理法,更有利于提高临床各学科疗效.......

    作者:赵进喜;张保春;况时祥;贾海忠;朱立;刘宁;章亭;陈宇 刊期: 2018- 05

  • 额尔敦—乌日勒对兔动脉粥样化易损斑块模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额尔敦—乌日勒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chemoattractantprotein-1,MCP-1)、细胞间粘附因子(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ICAM-1)、血管粘附因子(vascularadhesionmole......

    作者:乌兰其其格;麻春杰;呼日乐巴根;海英;布和朝鲁;白龙;邸彦清 刊期: 2014- 03

  • 中医药对经前期综合征干预治疗进展

    经前期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治疗该病的一线药物,疗效有限。中医治疗经前期综合征具有显著的优势。本文从中医药干预角度讨论本病近年来的治疗进展情况。......

    作者:宁银霞;魏盛;高杰 刊期: 2014- 05